ThinkPadX1,其前身最早可追溯至X,以极轻、超薄却依旧坚固的设计稳居ThinkPad轻薄旗舰的位置多年,甚至已经成为了这个领域的标杆之一。
今年的X1Carbon相对于上一代产品改变了设计,也进一步减轻了重量,14寸屏幕塞进13寸机身,仅1.18Kg,世界上最轻的14寸超极本当之无愧。
要知道,目前12甚至13寸的其他竞品重量也在这个范围内,甚至还有比它重的。拿起更大屏幕的X1Carbon时,第一反应就是出乎意料的轻。
更何况X1Carbon在如此的重量下依旧能通过MIL-STD-G美国军标测试,不得不承认ThinkPad达成了一个以往几乎不可想象的目标。
这次我将把最多的篇幅都留给X1Carbon的设计,让大家了解X1Carbon上不为人知的小细节,性能之类的测试都会一笔带过,毕竟对于一个成熟了四代的产品,基础部分已经无需多言。
相对于前代,X1Carbon第一眼能被感知的变化就是转轴,外观看起来非常像°转轴,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X1Carbon的转轴与°转轴的原理基本是一样的,只不过为了区分产品线做出了°展开角的特殊设定。
第二就是指纹识别了,全新的最新一代按压式指纹识别,位置也从上一代的键盘边缘移到了方向键正下方。
指纹识别速度也没得说,就是两个字:秒解,准确率目前也是百分之百,还没失败过。
X1Carbon的屏幕在这必须要郑重的强调一下,P版本并不是60%sRGB,而是85%sRGB,62.6%AdobeRGB,色准在校正之后为ΔEaverage:0.85,Max:3.52。
与sRGB的对比图:
色准曲线:
至于2K也就是WQHD的版本则维持了往年的水准。
99.1%sRGB,69.4%AdobeRGB,色准在校正之后为ΔEaverage:0.92,Max:3.32。
与sRGB的对比图:
在屏幕方面对色域要求高的人,我建议能选2K版本还是2K,因为色域有较大的提升。相应的,若只是日常使用,包括网页浏览,文字工作,非专业的影像处理,P屏幕都已经足够,即使把两个版本的屏幕摆在一起,你可能也不能很快地区分出来。
在接口方面,相对于上一代X1Carbon也有一些变化,机身左侧的OneLink接口更新成为了更快更薄的OneLink+接口,很可惜不能与之前的扩展坞通用了。另外两个接口分别是mini-DP和USB接口。
机身右侧为另外两个USB接口,一个HDMI接口,和一个3.5mm耳麦合一接口。
X1系列的前身X被誉为「小太刀」,X1Carbon也延续了这个传统,机身前端的的设计参考总结自日本最富盛名的几把刀剑。
目前来说,单纯的做薄并非难事,但在设计上有所传承有所思考,却绝非易事,需要多年的沉淀与积累,这也是区分普通与非凡的细节之一。
背部,留有风扇出风口和Sim/TF卡插槽,并非大的SD卡,所以我现在相机的卡都是TF卡带卡套用,方便直接拔下来能放到X1里。
对于X1Carbon来说键盘也并没有大改,键程为1.8mm,可以说在轻薄笔记本中X1Carbon的键盘手感保持得相当好,同两个词形容的话,应该是:饱满、有力。
小红点的高度由原来的6.5mm减少了1mm至5.5mm,但由于内部的结构与原理有一些调整,所以整体感觉与往年的X1并没有区别。
触摸板为玻璃材质,更换了表面涂层使得顺滑程度有了极大的提升,如果抛开系统不看,但从触感来说,这块触摸板甚至比MacBook更舒服。
那么第二个需要强调的问题也来了,X1Carbon的键盘依旧是有防泼溅设计的。
在键盘下方边缘处都留有到排水孔,如果不幸有液体进入键盘,首先会被引导至四周排水孔,然后进一步向下穿过主板之间预留好的密封通道(红圈处)。
最后通过底壳上设计好的引流槽(蓝线处)将液体引至扬声器旁的排水口并排出机身。
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底壳为了在薄与轻前提下最大程度保持强度,均采用了蜂窝状设计。其他厂商还在用普通金属的时候,X1Carbon首先采用了碳纤维,三年后的今天其他厂商终于开始使用碳纤维,ThinkPad已经更进一步,寻找到了最先进的材料:
大和实验室的材料学家们在镁合金中加入一部分稀土,并通过特殊的压铸工艺成型,以保持其高流动性,说的玄乎一点,叫它「液态金属」也不为过。
大和实验室称其为「超级镁合金」。在仅0.5mm厚的情况下,强度达到了~MPa,重量成功的减轻了28%,比重高达1.84。
第九代鹰翼风扇,厚度由上一代的4.5mm进一步缩减到了4.2mm,同时也延续以往的多角度不对称扇叶设计,将声音分配到不同的频率以减少人耳的不适感,在我的测试之中最高噪音不超过35分贝。
噪音频率分布主要集中在低频,中高频甚至都在15分贝以下。在实际体验中,如果是轻度使用,你根本没办法听到任何噪音,如果是极限负载情况,也只能听到轻微的呼呼风声,不会有尖锐的摩擦或是电流声。
与此同时,底面也使用了新的隔热涂料,相对于之前(左)新涂料可以减少约4%的热辐射,能明显的降低高温面积,这样不论是极限情况还是普通使用,放在腿上可以更安心了。
性能方面,没什么好说的,咱们也不是那种无话可说只会放跑分截图的无聊文章,最高i7-u,16GBLPDDR3SDRAMMHz内存,还有最高1TBPCIe-NVMe固态硬盘都属于业界顶级水平。
续航方面,X1Carbon依旧是52Wh的聚合物锂电池,轻度使用比如Office系列或是简单的网页浏览,可以达到8~10小时(取决于个人使用习惯)播放在线视频可用约6小时。
总的来说
X1Carbon作为一个相当成熟的产品系列,已经越来越接近完美,前几代中还能找到稍微有些让人不如意的地方(比如X1Carbon的P屏幕并非IPS)但今年的X1Carbon,在我这么长时间的使用之后着实没有找到什么明显的缺点。
●优秀的屏幕,P与2K两个版本,可视角度与色准都达到了顶级水准,两个版本除分辨率之外仅有色域差别。
●舒适的键盘反馈,1.8mm长键程配合ThinkPad独特的微笑型弧度键帽和小红点,在轻薄超极本中无人能及。
●安静的风扇,毫不客气地说,你几乎不太可能感受到X1Carbon居然是有风扇的产品。
●识别率高且迅速的指纹识别,轻轻一按,几乎是刚接触到手指马上就能完成识别。
●极其轻薄却依旧坚固的设计,轻薄已经有一定难度,但难上加难的是轻薄且依旧坚固,为此甚至加入了珍贵的稀土元素。
X1Carbon几乎继承了ThinkPad诞生之初至今的所有优点。
这样的产品,甚至让我开始担心,下一代还能否超越如今达到的成绩,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文章由极果体验师Navis原创
-------------END-------------
桌上只放个笔记本怎么行?这些桌上让你办公桌逼格瞬间暴涨,还能让你效率翻倍
打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2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