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毕业,阴错阳差的进入了房地产行业,到现在已经十多年的时间。前前后后买了六套房子,现在却依然起早贪黑的上班,过着苦逼的生活。今天把它写出来,就当是给大家提个醒。买房不易,每一步都不能错。
01
第一套房差点血本无归
我是新乡人。年毕业之后就回来了新乡,进入房地产行业。带我的师傅是个很好的人,带着老家人的热情和善良。不光教我知识,也分享自己买房赚钱的故事。那是十几年前,房价从两千多涨到三千出头,一平方涨几百块钱,已经觉得是一笔巨款。
年,公司在铁西建设路上开发的一个城改项目要开盘,一平。师傅告诉我项目测算的要卖到一平才能达到利润目标,趁现在便宜,赶紧买吧,以后在市里生活也要有房子才行。于是稀里糊涂的选了一套80多的两房,总房款二十多万,首付只要六万多块钱,现在想想真是便宜。
年还发生了一件事——郑州限购了,自己也经历了入行以来的第一次调控。虽然不在郑州,依然感受到了寒冷。公司资金链出了问题,项目迟迟没有进展,最后自己也离开了那里。
万幸的是首付款退了回来。
这就是自己第一次的买房经历,懵懵懂懂,好在有惊无险。想到后来看到的那么多烂尾楼,真是幸运。
02
第二套房翻了一倍
还是在新乡,那年已经24岁了。父母开始催婚,自己也有了买房的念头。当时入行有三四年的时间,对房产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所谓看法。城市的整体均价已经到了,突然一个外来房企在建设路七五五厂开发一个项目,据说价格只有三千多。开发商包装的很好,一下子成了热盘。早上五点多起来去排号,结果竟然排到四百多号。开盘推了两栋楼,不出意外的一抢而空。自己还没进去选房,房子已经没了。
后来选择了自己公司开发的楼盘。在当时的新老城区交界位置,邻着主干道,不管是从区位还是自身配套来说素质都不错,唯一的缺点就是价格高。享受完内部员工优惠之后房价还要四千出头,总房款四十多万。父母怕自己压力大,东拼西凑付了全款。
后来离开老家去郑州,就想把那房子给卖了。年的时候,挂了56万,无人问津。年,挂了65万,几乎每天都能接到中介的电话。当时郑州的房价已经开始有了上涨的势头,于是决定再等等看。年,最后以89万的价格成交,翻了一倍。
这是第一次享受到房价上涨的红利。不到五年的时间翻了一番,也颠覆了家人的认知。哥哥和妹妹也分别在新乡和县城买了房,到现在也有两三千的涨幅。
当时自己没抢到的那个楼盘,后来开发商资金链出了问题,进展缓慢。业主维权了好长时间,到现在问题还没解决,房价也没有起色。
03
第三套房所谓的“过渡置业”
年,在郑州。当时租在大石桥一个住宅性质的公寓楼,人民公园旁边,楼下就是两层的丹尼斯大超市,还有规划的地铁3号线和7号线的换乘站。40㎡的小户型,租金一个月。后来房东说想把房子给卖了,要价33万。算了算房租和月供,觉得还可以,就有了买房的念头。当然,作为一个从业多年的业内人士,还是要多比较一下的。于是第一次开始以购房者的角度在郑州看房。反反复复看了两个多月,看到房东碰上一个愿意出33.5万买房的客户,只好赶紧多掏了块钱才算是把房子抢了过来。
后来有了孩子,就从那儿搬了出来,房子也完成了“过渡”的使命。有次路过中介门店进去问了一下,那儿的房子在16、17年市场好的时候可以卖1,现在只能卖,租金也只有左右。
即使地铁已经通车,即使楼下就是地铁站。
04
第四套房拉开了距离
时间来到年,已经察觉到市场开始变化。小房子以后肯定是不够住的,怕房价涨太高,决定再买一套房后期自住,或者想买其它房子的时候也可以把它卖掉来对冲房价上涨的负担。当时郑州还可以首付两成,利率打九折。算算手里的钱,总价要控制在80万以内。又觉得月供压力太大,于是决定买一个二手房,可以租出去减轻一些负担。
目标明确之后就是四处看房,每周末都会约好几个中介。无奈预算有限,看的房子总是不满意。后来总结出来是自己的出发点有问题:要么投资,要么自住,要想既要又要,就要多掏腰包。
和媳妇儿商量之后决定提高一下预算,拔高到了90万。那天又是约了好几个中介,从上午看到下午,一直没遇上满意的房子。晚上7点多再去看另一个中介推荐的房子,在现在的宜家附近,多层4楼,92㎡的两房,没有电梯,总体感觉还可以。出来已经是八点多,天已经黑了,又去看下一套房子。
第二天中介打电话问房子买不买,现在有其他门店的同事已经在联系房东要签约了。于是慌慌张张的跑去门店,等中介约业主来谈。没有还价的空间,94万买了下来。
从看房到定房,不到18个小时。
年的时候想把这套房卖了,有中介联系说客户可以出到万,税费买家承担。当时的心理价位是万,所以就没同意,后来的价格就变成了万、万、万…………
这套房子现在自己住着。
宜家开业了,一路之隔的万科江山府卖到了的高价,这套房子依然涨不上来。
当时媳妇儿想买汽车北站旁边的康桥朗城,差不多同样的价格,现在二手房已经多。
当时一个同事买了经开区可以首付分期的九鼎世家,也是差不多的价格,现在二手房已经多。
05
第五套房还算及格的投资
买过那套多层之后,跟媳妇儿说再也不折腾买房了。
过了一个多月,公司服务的郑州西边常西湖片区的一个项目开盘,均价。当时自己就在开盘现场,看着客户早早地过来为买房折腾,暗自庆幸自己已经是有房一族。
站在年看常西湖片区,还是很有前景的。四环内、有即将建成的四环高架和地铁、有市政府搬迁和四大中心的概念、有民运会的预期。虽然都没有落地,但机会往往就在于将来而未来。没有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只有对未来的美好预期,这个时候最容易让客户买单,即使是价格超出价值也能接受。
开盘没多久项目就计划加推。同事说下一期的价格要到。当时市场已经开始上涨,心想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
回家跟媳妇儿盘算了一下,两个人家当全部加起来只有块钱。于是一边找POS机套现,一边让同事帮忙找房源。同事说开发商手里有套房要转,加价两万,算了一下还是要比下一期的价格低一些,就带着信用卡套出来的十几万块钱把房子定了下来。
年底的时候把这套房子以万的价格卖了,有四十万左右的浮盈。
06
第六套房这套房子自己住
盘点一下自己的房子,总觉得没有一个适合自住的,想想还是需要再买一套。
有了前几次的经验和积累,这次买房就从容了很多。基于自己的需求和认知,把目光锁定在了郑州管南偏东的片区:这里距离现在的CBD和高铁站等主城区热点板块的物理距离很近,但是受固有思维影响,大家对他的认可度却没有那么的高,在价值和价格的错配之下,这里成为一个性价比的高地。同时在郑州一主一城三区四组团的规划下,我惊喜的发现这里未来将成为郑州主城区几个热点板块的几何中心,到达各个板块都很方便。在郑州这样一个版图日益扩大的城市,通勤交通是一个很大的成本,而几何中心的位置就可以很好的降低日常通勤交通的成本,对于还要上班养家的我来说,这点很重要。
经过一番比较之后,决定买九鼎公馆,但是开盘的价格超出了自己的心理预期。本想着它会被市场打脸然后自己降价捡漏,没想到人家一路高歌还涨了块钱,无奈只好放弃。
最后锁定了九鼎华府。年国庆前开盘,没想到开盘价格飙到了,着实吓我一跳。这是在四环外啊。价格太高,放弃。开发商苦撑了一个月,销售惨淡,于是一下降了两千,最终在那里买了第六套房子。
前段管南热度很高,网传片区某盘一天卖了1.2个亿。朋友说九鼎华府的房子到现在涨了两千多块钱,算是对自己的一个奖励吧。
回顾自己的买房经历,感触很多。
虽然有过一些收益,但也背负了沉重的房贷负担。工作没有起色,还是过着苦逼地产人加班熬夜的生活……
自己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这么多年,还是不能避免踩了很多坑。如果可以再来一次,在第二套房的付款方式上、在第三/第四套房的选择或者第四套房的卖出时机上做些优化,或许自己现在的日子会好很多。
可是生活没有如果。
买房,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写这么多,不是鼓励大家去炒房投资,只是希望大家可以吸取自己的经验教训,少走一些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