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紫绵
作者简介:刘紫绵,毕业于西安高新第一中学文一班,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高考是一扇门学弟学妹们大家好!我是20届文一班的刘紫绵。思考了很久,不知道如何开启我们这场期待已久的谈话。听课经验、生活经验、应试经验、心态经验……你们应该听的很多很多了,不妨让我们谈谈高三一年的经历吧,希望正在奔跑的你们能够慢下一秒看看我的记忆,如果能够有所启发,那更是最好不过。
我是一个容易分心的人,高一把很多时间花在了搞活动、读自己喜欢的书和打篮球上。虽然及时明白过来,高一后期努力追赶,但还是拉下了不少课程。因为真的热爱文科,高二便追随内心,并且有幸来到了文一班教室。高二一年还算顺利,暑假的时候去了清华暑校。短短的七八天让我感受到了清华浓浓的学术氛围,体验了大学的丰富生活,交了很多新朋友,同时也在心里暗暗埋下了一定要上清华的坚定信念。
高三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在后排的柜子上写了自己想上的大学的名字,当时我自己也明白,自己离清华还差很远,但我始终觉得,只要肯想办法,肯上进,说不定成功的那个人就会是我。于是我在白纸中间大大地写了“清华”两字,卡在柜子上,激励我每天不要放弃。
在清华暑期学校九月份我还没进入状态,前三次大练习的成绩还算靠前,于是也没想着做什么根本性改变。那时候我坐在最左边第一排靠窗的位置,每天都有阳光打进来,还有时间细细品味几道思路清奇的数学题,有兴趣认真品味历史课上有趣的故事,有心力琢磨琢磨64篇下面的注释和背景,黑板上的多天倒计时让我感觉高考遥遥无期,中午吃完饭有时候还会打上一会篮球。
十月初,生活就变了。记得19届学长在国庆假期回来看我们,刚好那段时间赶上我们清华机考的报名,报名的指标是前三次大练习的综合成绩,我当时觉得自己过不了。看着清北学长们在台上侃侃而谈,我心里既为自己现在的成绩失望,又觉得自己也可以通过努力像他们一样。于是我开始了记学习经验、记小知识的习惯。我把学长学姐们的学习方法都记在小本子上,同时结合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在每天的零碎时间背诵翻看,并在实战中加以强化,同时我把老师们上课讲的不成体系的小知识记在另外一个本子上,及时复习整理。事实证明,这个方法让我在高三一年的收获很大。
现在想想,其实让我从安于现状到主动寻机的契机不过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渴望自己能摸摸日晷,渴望自己在荷塘月色中散步,渴望自己在清华学堂自习。没人知道结果会是什么,或许是一种向死而生的心态吧,反而让我无欲则刚、充满动力。
日晷箴言:行胜于言第四次大练习我的成绩稍微退步了一点,当时还挺焦虑的,找老师谈过之后,发现问题出在答疑少上。于是我开始提高答疑频率,自己有问题就赶紧去,没事的话同学的问题我也凑过去听,听完再问上两句,随手记在本子上。同时我还发现自己考试容易紧张,说来还挺有意思,我特别喜欢看《大鱼海棠》,于是就买了一副周边卡套,之后的每次大练习之前,我就拿上一张,在心里想象那种下雨的、宁静的、有鱼和海棠的夜晚,心自然就静下来了。
依靠这些方法,我在第五次到第七次大练习期间不断进步,最后在第七次大练习拿了第二名。不过就在这个蒸蒸日上的阶段,我的心态发生了剧烈的波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第七次大练习结束后,清华冬令营开始报名了。于是那段时间我一直忙着填各种表格,而大家都在埋头学习,有时候学累了我就想着偷个懒,少答几次疑、少记几个知识,抱着侥幸心理,觉得也没问题吧。于是感觉整个人慢慢懈怠了下来,自己却浑然不知。
清华冬令营的时候,见到了19届学长学姐,见到了熟悉的、神往的清华园,但却没有上次那么激动了。在北京的冬夜里,我站在五道口的街道上,突然感觉到迷茫与压抑,陷入了一种不知未来去向何方的情绪。理想和现实的反差感让我在回到高新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缓不过来,第八次和第九次大练习成绩一落千丈。这两次过山车式的成绩波动让我的心态爆炸到了极点,当时我的随身小本子上写满了各种各样的心态调整方法,每天晚自习的时候跟同学交流的话题也从轻松变得沉重。可以说是陷入了一种自己浑然不知的巨大焦虑之中。当然,这种焦虑对我的学习毫无益处。
工字厅门前的石狮子幸运的是,17届学长姐情系母校的时候,我遇到了王宁烽学长和向远方学长。他们两位用了整整一下午加一晚上的时间帮我疏导心理,并且让我不要一味地找学习方法,而要认认真真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哪里弱就下笨功夫。我当时突然觉得,凡是不能写在卷子上的东西和奇奇怪怪的想法都是很虚无的,例如做语文的时候不专心做题,过度钻研小说题背景故事以及在做论述文的时候一意孤行,做历史的时候满脑子五大核心素养而不去看题目本身说了什么……
后来就是疫情假期。疫情假期之前我其实还有点沉浸在两次考砸和幻灭感中,因此做的假期规划也都是表面工作。疫情期间埋头苦干,体会到那种一个人锁在房子里整整两个月的感觉每天与老师同学的联系就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4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