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一面墙火了。
这是上海市民陆先生家里的一面墙,墙上贴满了各种打折卡和优惠券,看上去很是壮观。这些卡都是陆先生收集的,他因此也被朋友称为“卡哥”。
不像别人集邮集币,收集香烟盒酒瓶子,纯粹是一种个人喜好。陆先生收集这些卡,完全是为了省钱。家门口附近的商场有什么打折促销活动,哪家的会员卡什么时候有优惠,陆先生都倒背如流。
为了不错过每一次打折优惠,他不仅随身携带笔记本,还记录在小黑板上提醒自己。据说,通过这种方式,他一年可以省下80%生活费。
看到这满满的一面卡墙,听闻“卡哥”一年“薅羊毛”可以省下这么多钱,不少网友都留言表达崇拜之情,还有人表示要向“卡哥”学习,花最少的钱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卡哥家里的小黑板不过,在我看来,“卡哥”虽然貌似占了不少便宜,其实也在不经意间被这些卡套上了,花了很多不必要的钱,总体算下来,他其实并没有省下多少。我们不妨来帮他算笔账。
因为功课做得足,“卡哥”对很多商场的打折活动都了如指掌。比如,他可以一分钱不花看一场0点电影,听上去确实占了大便宜。可是一场0点电影看完最少也要凌晨两点了吧,这么晚肚子肯定饿了吧,随便找个地方吃点夜宵,用不用花钱?吃完饭不管开车还是打车回家,用不用花钱?
回家后洗漱一番,上床睡几个小时又要上班了,第二天工作受不受影响?
还有,“卡哥“知道楼下的面包房哪天搞活动,凭借会员卡买奶黄包可以买一送一,貌似又赚到了,类似的“捡便宜”例子还有很多。可是这些东西很多并非生活必需品,如果不知道有优惠,可能根本不会买,反而省钱了呢?
拿我自己来说,以前一个月理发一次,花费20元。自从办了会员卡,一次可以优惠2元钱,自认为占了很大的便宜,现在每半个月就理一次发。这是赚到了还是多花钱了?
说白了,最好的省钱方式其实就两个字——少买。管住自己的手,尽量少买一些不必要的东西,不做剁手党,这才是省钱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