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是哪个部位开始 http://m.39.net/news/a_9339364.html1H自动化仪表工程安装技术1H自动化仪表设备安装要求一、自动化仪表工程的划分
1.分项工程应按仪表类别和安装试验工序划分。
2.主控制室的仪表分部工程可划分为盘柜安装、电源设备安装、仪表线路安装、接地、系统硬件和软件试验等分项工程。
二、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程序1.调试工作(1)仪表试验。包括:单台仪表的校准和试验、仪表电源设备的试验、综合控制系统的试验、回路试验和系统试验。(2)仪表回路试验和系统试验必须全部检验。(3)调试程序。先单体设备或部件调试,后局部、区域调试和回路调试,最后整体系统联调。2.验收工作交接验收前,仪表工程应连续开通投入运行48h,运行正常,方可进行验收。1H自动化仪表线路及管路安装要求一、自动化仪表线路安装要求1.仪表线路安装的一般规定(1)电缆电线敷设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和导通检查,并应用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5MΩ。(2)当线路周围环境温度超过65℃时应采取隔热措施;当线路附近有火源时,应采取防火措施。(3)线路不宜敷设在高温设备和管道上方,也不宜敷设在具有腐蚀性液体的设备和管道的下方;线路与绝热的设备及管道绝热层之间的距离应≥mm,与其他设备和管道之的距离应≥mm。(4)线路的终端接线处及经过建筑物的伸缩缝和沉降缝处应留有余度。(5)电缆不应有中间接头,当需要中间接头时,应在接线箱或接线盒内接线,接头宜采用压接;当采用焊接时,应采用无腐蚀性焊药。补偿导线应采用压接。同轴电缆和高频电缆应采用专用接头。(6)线路敷设完毕,应进行校线和标号,并要求测量电缆电线的绝缘电阻。在线路终端处,应加标志牌。地下埋设的线路,应设置明显标识。2.电缆、电线及光缆敷设(1)敷设塑料绝缘电缆时环境温度要求不低于0℃,敷设橡皮绝缘电缆时环境温度要求不低于-15℃。(2)补偿导线应穿电缆导管或在电缆桥架内敷设,不得直接埋地敷设。当补偿导线与测量仪表之间不采用切换开关或冷端温度补偿器时,宜将补偿导线和仪表直接连接。(3)在光纤连接前和光纤连接后均应对光纤进行测试;光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光缆外径的15倍;光缆敷设完毕,光缆端头应做密封防潮处理,不得浸水。(4)在电缆桥架内,交流电源线路和仪表信号线路应用金属隔板隔开敷设。(5)明敷设的仪表信号线路与具有强磁场和强静电场的电气设备之间的净距离宜大于1.50m;当采用屏蔽电缆或穿金属电缆导管以及金属槽式电缆桥架内敷设时,宜大于0.8m。(6)仪表信号线路、仪表供电线路、安全联锁线路、补偿导线及本质安全型仪表线路和其他特殊仪表线路,应分别采用各自的电缆导管。(7)信号回路的接地点,应在显示仪表侧,当采用接地型热电偶和检测元件已接地的仪表时,在显示仪表侧不应再接地。3.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的仪表线路及仪表装置施工(1)防爆设备必须有铭牌和防爆标识。(2)防爆仪表和电气设备引入电缆时,应采用防爆密封圈密封或用密封填料进行封固,外壳上多余的孔应做防爆密封,弹性密封圈的一个孔应密封一根电缆。(3)电缆桥架或电缆沟道通过不同等级的爆炸危险区域的分隔间壁时,在分隔间壁处必须做充填密封。(4)安装在爆炸危险区域的电缆导管应符合下列要求:1)电缆导管之间及电缆导管与接线盒(箱)、穿线盒之间,应采用螺纹连接,螺纹有效啮合部分不应少于5扣,螺纹处应涂电力复合脂,不得使用麻、绝缘胶带、涂料等,并应用锁紧螺母锁紧,连接处应保证良好的电气连续性。(5)本质安全型仪表的安装和线路敷设要求:1)本质安全电路和非本质安全电路不得共用一根电缆或穿同一根电缆导管。2)采用芯线无分别屏蔽的电缆或无屏蔽的导线时,两个及其以上不同回路的本质安全电路,不得共用同一根电缆或穿同一根电缆导管。3)本质安全电路与非本质安全电路在同一电缆桥架或同一电缆沟道内敷设时,应采用接地的金属隔板或绝缘板隔离,或分开排列敷设,其间距应大于50mm,并应分别固定牢固。4)本质安全电路与非本质安全电路共用一个接线箱时,本质安全电路与非本质安全电路接线端子之间应采用接地的金属板隔开。5)仪表盘、柜、箱内的本质安全电路与关联电路或其他电路的接线端子之间的间距,不得小于50mm;当间距不符合要求时,应采用高于端子的绝缘板隔离。6)仪表盘、柜、箱内的本质安全电路敷设配线时,应与非本质安全电路分开,应采用有盖汇线槽或绑扎固定,线束固定点应靠近接线端。(6)对爆炸危险区域的线路进行连接时,必须在设计文件规定采用的防爆接线箱内接线。接线必须牢固可靠、接地良好,并应有防松和防拔脱装置。二、自动化仪表管路安装要求1.自动化仪表管道包括:测量管道、气动信号管道、气源管道、液压管道。2.仪表管路安装的一般规定(1)仪表管道埋地敷设时,必须经试压合格和防腐处理后再埋入。直接埋地的管道连接时必须采用焊接,并应在穿过道路、沟道及进出地面处设置保护套管。(2)高压钢管的弯曲半径宜大于管子外径的5倍,其他金属管的弯曲半径宜大于管子外径的3.5倍,塑料管的弯曲半径宜大于管子外径的4.5倍。(3)直径小于13mm的铜管和不锈钢管,宜采用卡套式接头连接,也可采用承插法和套管法焊接连接。承插法焊接时,其插入方向应顺着流体流向。3.测量管道安装(1)测量管道水平敷设时,应根据不同的物料及测量要求,有1:10~1:的坡度,其倾斜方向应保证能排除气体或冷凝液,当不能满足时,应在管道的集气处安装排气装置,在集液处安装排液装置。(2)测量管道与高温设备、高温管道及低温管道连接时,应采取热膨胀补偿装置。(3)测量差压的正压管和负压管应安装在环境温度相同的位置。(4)当测量管道与玻璃管微压计连接时,应采用软管。管道与软管的连接处,应高出仪表接头~mm。(5)低温管及合金管下料切断后,必须移植原有标识。薄壁管、低温管或钛管,严禁使用钢印作标识。4.气动信号管道安装(1)气动信号管道应采用紫铜管、不锈钢管或聚乙烯管、尼龙管。(2)气动信号管道安装无法避免中间接头时,应采用卡套式接头连接;气动信号管道终端应配装可拆卸的活动连接件。5.气源管道安装(1)气源管道采用镀锌钢管时,采用螺纹连接,拐弯处应采用弯头。连接处应密封,缠绕密封带或涂抹密封胶时不得使其进入管内;采用无缝钢管时,应焊接连接,焊接时焊渣不得落入管内。(2)气源管道末端和集液处应有排污阀,排污管口应远离仪表、电气设备和线路。水平干管上的支管引出口应在干管的上方。(3)气源装置使用前,应按设计文件规定整定气源压力值。6.液压管道安装(1)油压管道不应平行敷设在高温设备或管道上方,与热表面绝热层的距离应>mm。(2)液压泵自然流动回流管的坡度不应<1:10,当回液落差较大时,应在集液箱之前安装一个水平段或U形弯管。(3)当回液管道的各分支管与总管连接时,支管应顺回液流动方向与总管成锐角连接。7.仪表管路管道试验(跟工业管道压力试验差不多)(1)仪表气源管道、气动信号管道或设计压力≤0.6MPa的仪表管道,宜采用气体作为试验介质。三、取源部件安装要求1.取源部件安装包括:温度取源部件、压力取源部件、流量取源部件、物位取源部件、分析取源部件安装等。2.取源部件安装的一般规定(1)设备上的取源部件应在设备制造时同时安装。管道上的取源部件应在管道预制、安装时同时安装。(2)在设备或管道上进行取源部件的开孔和焊接,必须在设备或管道的防腐、衬里和压力试验前进行。在高压、合金钢、有色金属设备和管道上开孔时,应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3)在砌体和混凝土浇筑体上安装的取源部件,应在砌筑或浇筑的同时埋入,当无法安装书时,应预留安装孔。(4)安装取源部件时,不应在设备或管道的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及焊接。取源阀门与设备或管道的连接不宜采用卡套式接头。当设备及管道有绝热层时,安装的取源部件应露出绝热层外。(5)取源部件安装完毕后,应与设备和管道同时进行压力试验。3.温度取源部件安装(1)垂直安装时,取源部件轴线应与管道轴线垂直相交。拐弯处安装时,宜逆着物料流向,轴线相重合。呈倾斜角度安装时,宜逆着物料流向,轴线相交。记忆:垂直-垂直;转弯-重合;倾斜-相交5.压力取源部件安装(1)压力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应选在被测物料流束稳定的位置,其端部不应超出设备或管道的内壁。(2)压力取源部件与温度取源部件在同一管段上时,应安装在温度取源部件的上游侧。(3)当检测带有灰尘、固体颗粒或沉淀物等混浊物料的压力时,在垂直和倾斜的设备和管道上,取源部件应倾斜向上安装,在水平管道上宜顺物料流束成锐角安装。(4)在水平和倾斜的管道上安装压力取源部件时,取压点的方位应符合下列要求:测量气体压力时,应在管道的上半部;测量液体压力时,应在管道的下半部与管道水平中心线成0°~45°夹角范围内;测量蒸汽压力时,应在管道的上半部,以及下半部与管道水平中心线成0°~45°夹角范围内。6.流量取源部件安装(1)在节流件的上游安装温度计时,温度计与节流件间的直管段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当温度计插套或套管直径小于或等于0.03D(D为管道内径)时,不应小于5D;当温度计插套或套管直径在0.03D和0.13D之间时,不应小于20D。(2)在节流件的下游安装温度计时,温度计与节流件间的直管段距离不应小于管道内径的5倍。(3)在水平和倾斜的管道上安装节流装置时,取压口的方位应符合下列要求:测量气体流量时,应在管道的上半部;测量液体流量时,应在管道的下半部与管道水平中心线成0°~45°夹角范围内;测量蒸汽流量时,应在管道的上半部与管道水平中心线成0°~45°夹角范围内(4)孔板或喷嘴采用单独钻孔的角接取压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上、下游侧取压孔轴线,分别与孔板或喷嘴上、下游侧端面间的距离,应等于取压孔直径的1/2;2)取压孔的直径宜为4~10mm,上、下游侧取压孔直径应相等;3)取压孔轴线与管道轴线垂直相交。(5)孔板采用法兰取压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上、下游侧取压孔轴线分别与上、下游侧端面间的距离,应符合规范规定;2)取压孔的轴线,应与管道的轴线垂直相交,上、下游侧取压孔直径应相等。(6)采用均压环取压时,取压孔应在同一截面上均匀设置,且上、下游取压孔的数量应相等。7.物位取源部件安装(1)物位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应选在物位变化灵敏,且检测元件不应受到冲击的部位。8.分析取源部件安装(1)分析取源部件应安装在压力稳定、能灵敏反应真实成分变化和取得具有代表性的分析样品的位置。(2)被分析的气体内含有固体或液体杂质时,取源部件的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仰角应>15°。(3)在水平和倾斜的管道上安装分析取源部件时,安装方位与安装压力取源部件的要求相同。四、仪表设备安装要求1.仪表设备安装的一般规定(1)仪表中心距操作地面的高度宜为1.2?1.5m;(2)设计文件规定需要脱脂的仪表,应经脱脂检查合格后安装。(3)直接安装在管道上的仪表,宜在管道吹扫后安装,当必须与管道同时安装时,在管道吹扫前应将仪表拆下。(4)直接安装在设备或管道上的仪表在安装完毕应进行压力试验。(5)仪表接线箱(盒)应采取密封措施,引入口不宜朝上。(6)现场总线仪表线路连接应为并联方式。2.仪表盘、柜、箱安装(1)仪表盘、柜、操作台之间仪表盘、柜、操作台内各设备构件之间的连接应牢固,安装用的紧固件应为防锈材料。安装固定不应采用焊接方式。3.温度检测仪表安装(1)测温元件安装在易受被测物料强烈冲击的位置时,应按设计文件规定采取防弯曲措施。(2)压力式温度计的温包必须全部浸入被测对象中。(3)在多粉尘的部位安装测温元件,应采取防止磨损的措施。(4)表面温度计的感温面与被测对象表面应紧密接触,并应固定牢固。4.压力检测仪表安装(1)测量低压的压力表或变送器的安装高度,宜与取压点的高度一致。(2)测量高压的压力表安装在操作岗位附近时,宜距操作面1.8m以上,或在仪表正面加保护罩。5.流量检测仪表安装(1)节流件必须在管道吹洗后确定节流件安装方向,必须使流体从节流件的上游端面流向节流件的下游端面,孔板的锐边或喷嘴的曲面侧迎着被测流体的流向。(2)涡轮流量计和涡街流量计的信号线应使用屏蔽线。(3)质量流量计应安装于被测流体完全充满的水平管道上。测量气体时,箱体管应置于管道上方;测量液体时,箱体管应置于管道下方。(4)电磁流量计安装:流量计外壳、被测流体和管道连接法兰之间应等电位接地连接;在垂直的管道上安装时,被测流体的流向应自下而上,在水平的管道上安装时,两个测量电极不应在管道的正上方和正下方位置。6.物位检测仪表安装(1)浮筒液位计的安装应使浮筒呈垂直状态,垂直度允许偏差为2mm,浮筒中心应处于正常操作液位或分界液位的高度。(2)超声波物位计的安装:不应安装在进料口的上方;(3)雷达物位计不应安装在进料口的上方,传感器应垂直于物料表面。7.机械量检测仪表安装(1)电阻应变式称重仪表的负荷传感器应安装为垂直状态,传感器的主轴线应与加荷轴线相重合,各个传感器的受力应均匀。8.成分分析和物性检测仪表安装(1)可燃气体检测器和有毒气体检测器的安装位置应根据检测气体的密度确定。9.执行机构安装(1)执行机构安装应使操作手轮顺时针方向转动为关小,逆时针方向转动为开大,否则应在执行机构上标明手轮开关的操作方向。五、控制仪表和综合控制系统安装六、仪表管路脱脂技术1.脱脂施工的一般规定(1)设计文件未规定脱脂溶剂时,可按下列要求选用脱脂溶剂:1)金属件的脱脂应选用工业用二氯乙烷、四氯乙烯;2)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的脱脂应选用工业用三氯乙烯;3)铝制品的脱脂应选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4)工作物料为浓硝酸的仪表、控制阀、管子和其他管道组成件的脱脂应选用65%的浓硝酸。(2)当采用工业用二氯乙烷、四氯乙烯和三氯乙烯脱脂时,脱脂件应干燥、无水分。2.脱脂方法(1)有明显锈蚀的管道部位,应先除锈再脱脂。(2)采用擦洗法脱脂时,应使用不易脱落纤维的布或丝绸,不得使用棉纱。脱脂后,脱脂件上严禁附着纤维。(3)符合下列规定之一的情况应视为检验合格:1)当用清洁干燥的白滤纸擦洗脱脂件表面时,纸上应无油迹;2)当用紫外线灯照射脱脂表面时,应无紫蓝荧光;3)当用蒸汽吹洗脱脂件时,应将颗粒度小于1mm的数粒纯樟脑放入蒸汽冷凝液内,樟脑在冷凝液表面应不停旋转;4)当用浓硝酸脱脂时,浓硝酸中所含有机物的总量不应超过0.03%。七、仪表管路接地施工技术1.供电电压高于36V的现场仪表的外壳,仪表盘、柜、箱、支架、底座等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均应做保护接地。2.仪表及控制系统应做工作接地,工作接地应包括信号回路接地和屏蔽接地,以及特殊要求的本质安全电路接地。3.各仪表回路应只有一个信号回路接地点。4.铠装电缆的铠装两端应进行保护接地。5.DCS系统的接地有三部分:系统电源地、信号屏蔽地、机柜安全地。6.DCS系统接地具体要求:1)单独接地,不与其他系统共用接地点或接地线。2)接地点到防雷接地或高压电气设备接地点的距离需>10m。3)每个机柜的系统电源地、信号屏蔽地、机柜安全地分别汇总接至电源柜三根铜排上,分别引至总接地点,走线尽量短而直,总接地电阻小于3Ω。4)DCS机柜要求浮空,底座与机柜间铺设绝缘材料,盘柜与底座连接螺栓应带绝缘垫片。5)DCS远程控制站和智能采集前端就近接入电气全厂接地网。1H自动化仪表的调试要求一、自动化仪表调试的一般规定1.仪表试验对电源、气源及试验仪器的要求(1)仪表试验的电源电压应稳定。交流电源及60V以上的直流电源电压波动不应超过±10%,60V以下的直流电源电压波动不应超过±5%。(2)仪表试验的气源应干燥、清洁,露点比最低环境温度低10℃以上。(3)仪表校准和试验用的标准仪器仪表应具备有效的计量检定合格证明,其基本误差的绝对值不宜超过被校准仪表基本误差绝对值的1/3。2.对于施工现场不具备校准条件的仪表,可对检定合格证明的有效性进行验证。3.单台仪表的校准点应在仪表全量程范围内均匀选取,一般不应少于5点;回路试验时,仪表校准点不应少于3点。二、单台仪表的校准和试验要求1.浮筒式液位计可采用干校法和湿校法。2.控制阀和执行机构的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阀体压力试验和阀座密封试验等项目,可对制造厂出具的产品合格证明和试验报告进行验证,对事故切断阀应进行阀座密封试验。(2)应进行膜头、缸体泄漏性试验以及行程试验。(3)事故切断阀和设计规定了全行程时间的阀门,应进行全行程时间试验。(4)执行机构在试验时应调整到设计文件规定的工作状态。3.变送器、转换器应进行输入输出特性试验和校准。其准确精度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输入输出信号范围和类型应与名牌标识、设计文件规定一致,并应与显示仪表配套,还应按设计文件和使用要求进行零点、量程调整和零点迁移调整。三、仪表电源设备试验1.电源设备的带电部分与金属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当采用V兆欧表测量时,不应小于5MΩ。2.电源设备应进行输出特性检查。3.不间断电源应进行自动切换性能试验。凌晨凌点一分也是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