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1日封控以来,洋桥村已在静滞中停留了四十余日。工作多年的村干部告诉我,这还是自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来,洋桥封控最久的一次。在最久的封控中,无论初来乍到的选调生,亦或是经验丰富的老村干部,还是每一位村民,都在经受一场严格的考验。在争取胜利成果的同时,过程中的一些剪影也一遍遍在我脑海中回放,让我忍不住提笔定格几个瞬间,纪念与洋桥村全体工作人员、志愿者、村民一起在抗疫前线奋战过的四十余个日夜。
?..?~?.?~?..?..?~?.?~?..?..?~?.?~?..?..?~?.?~?..??.?~?..?~?.?..?~?.?~?..?..?~?.?~?..?..?~?.?~?..?举手之劳抗疫温度
记不得是村内第几次核酸采样,我与以往一样套上防护服,负责维持秩序并为大家解决健康云登记等问题。突然,一位母亲和两个儿子的身影引起了我的注意——村里一位四十多岁的母亲在大儿子的搀扶下颤巍巍地向核酸队列走来,她面色煞白、脚步无力,一只手被儿子扶着,另一只手还捂着心口。此时,她的小儿子正在两人身后用手机反复拨打、接听着电话。
见状,我连忙上前扶着这位母亲到阴凉处坐下休息。通过询问,我得知她患有心脏疾病,家中储备药物已不足。昨天翻箱倒柜找出了一瓶“救命药”,没仔细查看就服用了。直到今天心脏再度不适才察觉“救命药”过期了。我反复询问“要不要紧,需不需要先回家休息?”而这位母亲虽然一直眉头紧锁,却反复说着:“没事的,没事的,老毛病了,先做核酸。”通过儿子的补充我才得知,方才一家人正在拨打医疗服务紧急求助电话,突然接到核酸采样通知的母亲本着不给大家添麻烦的朴实心态,坚持来到了采样现场,这才出现了我看到了这一幕。
了解情况后,我第一时间报告书记,书记紧急联系镇医疗服务部门。与此同时,我继续询问其服用的药物种类和剂量,并向现场村民紧急求助,看能否找到家中备有相应药物的村民临时救急。所幸,这位母亲需要的保心丸应属常用药品,一位家住附近的志愿者阿姨立马骑车从家中取来了药物,送到母子三人手中,安排她们在阴凉处先休息一段时间。不多时,这位母亲的脸色逐渐好转,她告知我身体情况已有所好转,并坚持配合完成核酸采样。在两位儿子搀扶她回家前,她最挂念的仍然是“麻烦”了大家,不住地对我们说:“谢谢,给你们添麻烦了!”
次日,放心不下的我惦记着要询问一下这位母亲的情况,这才发现昨日着急竟忘记询问他们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根据昨天采样时间段对应的村民小组、一位母亲和两位儿子同住、属村民们不太熟悉的非本地户籍人口这几个条件,我终于在人员名册中确定了三人身份并翻到了联系方式。在电话中得知情况已经好转,已配到了相应药物后,我这才在她连声的感谢中放下心来。
事情虽小,却让我感触颇深。防疫抗疫,中心是为了人民。但处在封控中的村民,不只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困扰,更有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难题。也许有就医就诊需求的只是少数,遇到这种危急情况的更是个别,可一旦出现,基层工作者必须用一颗为民之心随机应变。对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来说只是举手之劳的帮助,却能让处在困境中的母子三人感受到抗疫中的温度。
自我加压为民解忧
另一件令我印象颇深的事是同事为村民们制作核酸码吊牌。自核酸采样使用随申办核酸码以来,村里的老年人就又遇到了新的问题——许多老年人不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甚或没有智能手机,核酸码的保存、出示就成了他们的头号难题。村里一开始为老人们发放印有核酸码的A4纸解决该问题,但随着核酸采样次数的增加,村民们持有的核酸码时或出现丢失、褶皱、污损等情况,在采样现场出示核酸码后却无法用消毒液消杀也成了村民们的隐忧。
为此,我的同事、村里最年轻的工作人员周诗慧经过反复设计、实验提出了一项可行的解决方案——为老年村民们制作核酸码吊牌。只见她先是收集了老年村民们的核酸码,又将几百份核酸码打印出来并裁剪成合适大小,最后将核酸码放入吊牌卡套并发放给村民。设计虽小,却解决了老人们的实际困难——放入卡套、挂在胸前的核酸码不用再担心污损、褶皱、丢失等问题,每次采样后还可用酒精在卡套表面进行消毒,老人们都对这个小小的吊牌非常满意。
近日,随着第一批申领的核酸码到达使用期限,我们又重新收集并为老人们制作了新的一批核酸码吊牌。经过两个日夜的奋战,老人们都拿到了新的吊牌,并在最新一次的核酸采样中顺利地持核酸码吊牌完成了采样。
此事让我颇为感动,身边的同事和我通过自我加压切实为村民们解决了实际问题。别看只是一张小小的吊牌,全村数百位老人从收集核酸码到制作、发放,也需要几位工作人员两三天的奋战。基层工作人员抱着对老百姓的一颗真心,从独立提出这样的想法并反复实验、设计,到最终为全村的老人制作、发放。我想这一颗颗炽热的为民之心就是我们打赢防疫攻坚战的底气吧!
一声感谢一腔深情
疫情防控以来,我自己也确实遇到过少数不支持、不理解、不配合防疫工作的村民,但总体感受是,大部分村民支持、理解我们的工作并坚决服从、自觉维护防疫相关要求。
远的不谈,仅以上文曾出现过的母子三人为例。在母亲心脏不适的情况下,三人仍本着不给防疫工作添麻烦的朴实心态来到采样现场坚持参加采样。事实上,这种特殊情况完全可以向工作人员报告并申请上门采样,但三人还是在未告知我们病情的情况下来到了现场,直到我发现了他们的异常。
这种沉甸甸的支持和理解甚至让我有些羞愧。实事求是地讲,封控以来,我们的工作肯定是有一些不到位和不完善的,但大部分村民都给予了我们这种沉甸甸的支持和理解,让我们能有机会去改正、改进、改善。
每次物资发放、核酸采样、抗原检测、电话接听……都会有村民的一声声感谢在耳边回响。对于我们的这些本职工作,村民们还是慷慨地给予了感谢。我有时会想,事实上,应该讲感谢的倒是我们。感谢村民们的理解、支持和包容,让我们能够顺利地完成、改进防疫工作,在不断的试错中争取胜利的明天。
疫情防控工作至今,我们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不可否认,在追求胜利的过程中,我们也经历过曲折和反复,是前行在一条螺旋上升的道路上。胜利的结果自然重要,但过程也同样值得我们回忆。值得珍藏的剪影还有许多,限于笔力,只能简单选择几段,纪念这个难忘的春末夏初。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级选调生
宝山区罗泾镇洋桥村
李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