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水浒卡”一直是80后、90后的童年回忆。宁可饿肚皮省下零用钱,也要花1元钱买一袋小浣熊干脆面。谁的卡积攒的最齐,谁最有面子。这在当时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和值得炫耀的事情。80后、90后长大了。有人说盲盒逐渐替代了“集卡”游戏。可不曾想,“集卡”游戏一直未退“潮”。
当下,闪卡一种新型“水浒卡”正在卷土重来,风靡小学校园。闪卡是什么?闪卡其实是盲盒性质的抽卡包,卡片闪闪发亮,正面印有知名IP,如奥特曼系列、第五人格系列、植物大战僵尸、王者荣耀、叶罗丽等,背面多为有关卡通形象的资料信息(如身份信息、战斗力值等)。类似于盲盒,闪卡也有相对的“隐藏款”,越稀有的卡片,印刷也越精致。闪卡单包零售价在10-20元。有些幼儿园时期就开始玩闪卡。互相交换是最主要的玩法。可以说,闪卡正成为“小朋友”们的社交货币。
玩乐是人的天性,无年龄界限
木子妈妈,某单位职工,儿子读小学一年级
儿子在幼儿园大班被闪卡“种草”
木子妈妈:儿子第一次接触“闪卡”是在幼儿园大班。其他小朋友把闪卡带到幼儿园来玩,就被种草了。后来我在淘宝、言几又书店、酷乐潮玩买给孩子,主要是奥特曼、植物大战僵尸、王者荣耀等IP。现在买闪卡已经成为一种周期性消费。
丹丹妈妈,某国企职工儿子11岁
闪卡是儿子的藏品,家里囤了五百多张
丹丹妈妈:儿子是二年级接触“闪卡”,前前后后购买了五百多张卡片。“闪卡”需要不断买才能收集齐全套,有点类似盲盒。当时在学校换卡成为一种风,但到了4年级就不太喜欢了。目前这些卡被搁置在家,成为儿子的收藏。
大瑶,男性玩家,某企业员工,40岁
“集卡”是一种情怀
大瑶:街机游戏、手机游戏、乐高积木、扭蛋、集卡等等,从小时候就喜欢跟玩沾边的事情。小时候接触卡片,宁愿剩下早餐钱也要买。但是当时不懂,买了很多都是盗版,后来慢慢入圈,知道卡片有正版,更想办法攒钱买。那个年代觉得收藏正版是一件更象征地位和身份的事情,购买正版投入的金钱也就更多。
后面接触各类PC、手机游戏,例如《魔兽世界》,也会购买卡。是因为刮卡有机会能开出道具,有的人物道具就能就价值几千元,只要刮出来就赚了。男孩子更喜欢集卡,手里有几套卡片,有的保存20年。偶尔拿出来看看,更是一种情怀。
比盲盒还“吸金”
闪卡有多火?可能不比盲盒逊色。
低客单价高复购率
闪卡的客单价并不高昂,线下零售店面最畅销的是10元~20元一盒,每张卡片低至2元,“端盒”也不过百元。低单价意味着低门槛,瞄准的就是孩子兜里的零花钱。
闪卡带有的盲盒属性,每次开袋都会开出不同的卡片,想收集齐全套就要不停购买。另外,卡片按稀有度分为多个种类,价格越贵的卡包,抽出稀有卡的概率越高。这种“收集心理”成为消费驱动力之一,拉高了复购率。
下沉渠道“多如牛毛”
闪卡主流销售渠道在线下,为了能更“贴近”小学生群体,“闪卡”首选离学校最近的线下店铺。如果按照每所学校,方圆百米内,总会有一家文具店估算,闪卡渠道下沉相当精准。玩时代编辑走访北京某小学附近的晨光文具店,“闪卡”被放在了店铺进门处的柜台上,是整个店铺最显眼的位置,紧挨着收银台。待到晚上放学以后,很多学生会趴在这里挑选,非常热闹。
“4、5天进一次货,每次要进大几千元左右的货,利润在20%-30%。”相比与其他文具品类,闪卡的复购率更高,其他品类压货比较严重。文具店老板说。
国内像这样的零售渠道,多如牛毛,这还不包括文创店、模玩专门店等零售连锁渠道。龙头企业晨光文具终端门店超过7.6万家,在全国校边商圈的覆盖率高达约80%。另据公开数据,当下我国文具行业主要销售渠道仍为传统线下渠道为主,销售额占比约86%;线上网购仅14%左右。由此可见,闪卡渠道之广、市场之下沉,线下消费规模难以估量。
闪卡生意更像是“隐秘的角落”
淘宝数据也侧面印证了闪卡的市场规模。在淘宝上检索和,从销量排序上来看,闪卡TOP1的收货人次达4.3万,而盲盒为1.2万人。据淘宝客服介绍,元的套盒是最热卖的,购买人群多为买给孩子的家长。从售卖数据上看,闪卡热度不输盲盒。
模玩零售商Y先生说,闪卡玩法上更类似于盲盒。有人收藏就有二级市场,目前炒的最贵的宝可梦喷火龙卡牌已经价值上百万。相对盲盒手办,闪卡的圈层更小众。成年人也会有人收集,例如NBA球星卡等,女性更多是收集一种童年记忆和情怀。
另外,闪卡已经发展出相关衍生品消费。类似于盲盒的收纳台/收纳柜,在淘宝上,刻有IP形象的铁盒、展示用的亚克力卡砖、收纳用的卡套/卡本,一应俱全。
闪卡这门生意,利润大,复购高,渠道下沉,市场规模和天花板很高。相对于盲盒红海,闪卡更像是“隐秘的角落”。
圈粉几代人,闪卡有何魔力?
无从考据闪卡是何时火起来的,无论是当年的小浣熊水浒卡、还是四大天王明星卡。这种卡片生意走过了80、90、95、00……越过了几代人。卡片纸面变化的是IP,做工印刷更加精良,玩法也逐步升级。但每代人都没有逃过卡片的魔力。
第一、IP加持续燃生命力
从市场的卡片可以看出,经典IP带货能力依然强劲。今年55岁奥特曼经久不衰,从动漫、服装、玩具、到卡片等,不分年龄和地域,跨越笼络了几代人。不过目前看,国产IP国民视野,逐步有了自己的粉丝群体。
年,中国漫画行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受众群体不断扩大,市场潜力大。比达(BigData-Research)数据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年2月动漫APP月活用户数排行中,快看漫画以.5万人位列第一,处行业领先地位,腾讯动漫、看漫画、微博动漫和哔哩哔哩漫画分列二至五位。
中国动漫APP用户分布方面,女性占比高于男性;25岁以下的用户占比最高,达38.0%,用户年轻化趋势明显,其次为31-35岁的用户占32.2%,25-30岁占比16.2%,而40岁以上用户占比仅为3.5%。
但就“闪卡”这个蓝海市场来说,国产IP的机会更大。首先,闪卡的门槛更低,相比3.5寸潮玩,闪卡的工艺更简单、制作周期更短,市场调节性更强。其次,“闪卡”的成本更多在于人工、印制、包装、运输等成本,最贵的应该就是IP授权。国内原创IP授权要比海外IP低很多。同时对于国内IP来说,“闪卡”无疑是品牌曝光、圈粉和商业变现的快捷路径。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玩家入局。
第二、“多次交换”下的社交属性
“闪卡”之所以上瘾,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交换带来的社交玩法。因为只能成包购买,拆开以后就会有重复的卡片,同学之间难免就会存在“你有,我没有”的情况。因此同学可以将重复的卡片进行“二次交换”甚至“多次交换”,互相交换补足收藏。交换可以产生于同班级的同学,还可以跨越不同的班级和不同年级。一张卡片就可以形成了社交互动圈层和初级的易货生态。这种分享交换的社交玩法,也成就了“闪卡”这种游戏能够快速出圈,风靡学校。
有圈层就有分层,拥有高级卡、全套卡,自然而然产生炫耀心理。小学生年龄小,对于“上瘾”一词没有更多的判断,只是单纯的喜欢。而学校相对单一封闭的环境,各类游戏形式也比较单一。在这种“小社会”的环境下,卡片这类游戏也会快速传播开,其实每次也只是换汤不换药,略改游戏规则。
第三、移动技术搭建线下与线上游戏场景
有别于80后集卡,现在的“闪卡”搭上了移动互联网技术。从卡游文化的小程序可以看到,线上与线下组织战队,一起游戏比赛。目前有《漫威:英雄对决》和《奥特曼:英雄对决》2个系列。全国已经在9个省份(江苏、浙江、四川、山东、辽宁、河南、湖南、广东)开展。“闪卡“从收集上升到竞技比赛、桌游,学生的个人收集动力更强。
除此之外,有的“闪卡”通过手机端,通过AR技术进行游戏互动。去年游戏王AR技术就很好用在了集卡游戏用。仔细想想,跟支付宝每年春节扫福字没什么区别,只是换了玩家群体。
10后经济:消费巨变
你可能觉得闪卡是门好生意,也可能觉得闪卡“韭味十足”。但透过消费,新一代的成长背景和消费源动力,已发生彻骨的变化。
年之后出生的“10后”成长于物质富足、全民崇尚消费的时代。这个时期也是一个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阶段,智能硬件是标配,网络信息四通八达,同时中国早已进化成为“世界的玩具制造工厂”。他们成长的环境是真正意义上的“后浪”。
“10后”的玩具消费是“与生俱来”的。中国的玩具文化并不长,70后基本停留在自制玩具,80后流行铁皮玩具,随后被塑料玩具逐渐替代,到了90后玩具种类才相对丰富起来。而“10后”童年是与玩具为伴的,他们对于玩具的需求非常旺盛,家庭也有经济能力消费,家庭年花万元买玩具并不意外。
他们也是消费自主权最高的一代。比如《冰雪奇缘》的小粉丝们拉动了百亿衍生品销售额,两位女主角的公主裙“一裙难求”。在消费决策上,他们已经是消费市场的潜动力。
闪卡更像是潮玩的初级形态,启迪了10后潮玩消费。“因为限制孩子玩电子产品,相反这方面不太限制”,一位受访的北京妈妈表示,随着年龄增长,取而代之的是高达和拼装模型。在她眼中,闪卡就是一阵风,最终会被玩具消费升级迭代掉。
盲盒手办对于80后90后来讲是精神消费升级、是弥补儿时空缺的补偿心理,而对于10后来讲,这些都归于平常,IP文化娱乐消费已是根植于大脑、构成日常生活的要素之一。通俗的说,10后是真正玩过见过的一代。
尽管“10后”还未步入社会、也暂未经济独立,谈其消费观还为时尚早。但闪卡消费,乃至近年来“70万元约稿买画”、“大额氪金玩游戏、打赏主播”等事件,已为我们掠开了“10后经济“的一角。
无论是潮玩还是广义的精神消费,真正的主力军还在路上。